Dimension Endowment Of Art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新城(太魯閣)車站」公共藝術計畫

藝術家(團隊):林介文、陳彥君(高第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策畫單位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影片製作片子國際有限公司
視覺設計舞陽美術

 
 
*新城車站公共藝術計畫 (前導影片)

*新城車站公共藝術計畫影片(第二部)


「新城(太魯閣)車站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已於101年開工新建,預計於今年3月正式對外啟用,透過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其嶄新建築站體就如同一件藝術品,建築師姜樂靜以「門」的意象形塑本車站,設計概念隱喻立霧溪切割太魯閣峽谷城V形的立面造型設計,塑造新城站的獨特性,折板的形式呼應後而起伏的山巒,給人飛揚活潑的視覺美感並兼具穿透性。
本站為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門戶之國際觀光大站,且屬於花東線的經典車站,更可視為台灣鐵道文化轉型的「創始」車站,透過鐵道的指引,呈現一個想像窗口,為台灣東部旅遊新體驗的輻射節點。
 
如同詩人余光中所謂「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花東堆疊著史前遺跡的歷史記憶、原住民文化的多元意象、新移民的融合色彩,為一片充滿自然以及人文豐沛資源的台灣夢土。
本站公共藝術計畫以「植基歷史,開創未來(Buliding on the past, traveling to the future)」為規劃主軸,其內韻之概念為:

(一) 植基歷史:《太魯閣之美》馬白水教授作品與建築造型整合
以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藝術大師馬白水教授作品《太魯閣之美》二十四聯作為本,原作分為「靳珩橋秋葉」、「長春祠夏雨」、「太鲁閣春風」、「九曲洞冬雪」、「慈母亭日光」、「天峰塔月色」六個主題,一個主題四幅以24張約7尺高(210cm)的宣紙拼接而成,總長約1656公分。本作品由高第國際藝術有限公司以窯燒玻璃方式重製《太魯閣之美》作品,藉由玻璃工藝師陳彥君之手,復刻畫作靈魂,結合藝術與工藝之突破,以等比例原則製作,將七十二片窯燒玻璃組合設置於新城車站東向立面玻璃帷幕上,作品總長約2727公分,高度約為343公分,將呈現全臺灣最大的窯燒玻璃作品,重新詮釋出太魯閣山水之美。
 

(二) 開創未來:《織路Elug Tminum》纖維藝術與車站建築對話
編織技藝為原住民族之重要文化,而纖維藝術(Fiber Art)之材質與形式的多樣性,可重組出傳統編織美學之當代意象。
「我覺得織布就像是用手在走路,只是,走的速度很慢,但是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這麼認為,她與32位「織女」以的織布方式,中文是<交換>的意思,透過回收衣物募集,拆解毛衣再重新作成線球,用女性的生命能量織出作品《織路Elug Tminum》,此纖維軟雕塑作品如一塊色彩繽紛的大型Gabang (傳統被毯)構成天花板,作品陷落處向下延伸的喇叭狀開口則面向車站入口,讓人們再度進入一個充滿圖紋想像的世界。


*織路《Nii Nami 我們在這裡》紀錄片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