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分為公共藝術導覽、公共藝術清潔維護示範及公共藝術政策研究三大部分
導覽
《PA+++》101年度臺北市公共藝術導覽活動,包含PA+公共空間、PA+城市生活及PA+文化聚落三個面向,將公共藝術(Public Art)結合場域、參與及分享,以多元的延伸角度,引導民眾對城市的細膩觀察,為臺北市民累積更開放的城市經驗。本次導覽共規劃六條路線,四十個場次。本次亦規劃影音導覽計畫,將導覽實況紀錄與網路影音平台結合,提供民眾更多認識臺北市公共藝術的管道,深入地瞭解作品,進而認識臺北。
導覽網站
導覽影片
清潔維護示範
選擇三種主要材質(不鏽鋼、金屬及石雕)之公共藝術作品,進行專業公共藝術清潔維護及修復作業,分別邀請宋璽德、劉柏村及樊烱烈三位老師示範,並拍攝、製作影片。影片旨在提供公共藝術作品管理單位,對於作品清潔維護工作之基礎性的認識,俾便能夠順利進行作品的日常性維護保養。另邀請專業藝術作品維護保存人員,對清潔維護工作管理及執行者,介紹各種材料作品的清潔及基本維護觀念,於2012年12月13日舉辦清潔維護示範講座一場。
示範影片
政策研究
共舉辦8場焦點座談及與14位學者專家深度訪談,主要的目的是輔助臺北市公共藝術政策研究(白皮書)。白皮書主要分為一、公共藝術的生產計畫—提升品質與符合需求;二、公共藝術的收藏計畫—維護管理與退場;三、公共藝術的教育計畫—推廣與活化利用;四、公共藝術的資源計畫—如何有效運用基金及民間資源,等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