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 Endowment Of Art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普普在台灣》

  • 展覽時間:1994年10月15日至12月11日
  • 展覽地點: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普普藝術發源於六O年代的美國,反映的是西方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下的一個藝術結果。《普普在台灣》展覽是企圖整理台灣藝術家和普普的關係提出一種觀察,邀請了郭振昌、連德誠、梅丁衍、吳天章、吳瑪悧、朱嘉樺、李民中等七位發表各自的普普對話,如安迪沃荷的毛澤東和梅丁衍的國父自然是不同的,後者待有更強烈的政治批判;李奇登斯坦的粗黑線條和郭振昌的神話圖騰又有完全不同的表述意義;而連德誠的大眾媒體與社會共同潛意識遊戲;吳瑪悧的玩具被組合成新意義;朱嘉樺重新定義工業化時代的美感;以及吳天章使用照片和亮麗的畫框所製作出來的時間舞台劇,都造成新的視覺震撼,也拉近作品與「現實生活」、觀眾的距離;李民中電動玩具式的繪畫,追求感官的、現實的、短暫的趣味,又何嘗不是大眾文化的象徵。
 
出版品 :普普在台灣 Art And Popular Culture是藉由本基金會94年「安迪沃荷」展後,提出「文化對話」的回應,本展覽不是標籤式的說明展,它比較接近一種取樣分析,並不等於是「台灣的普普」,展覽理念是開方雙向且正面擁抱大眾文化的,希望藉文化事件與環境、社會對話,共同關注台灣的藝術現象。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