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 Endowment Of Art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皮膚科 吳正雄個展

  • 展覽時間:2000年02月26日至04月08日
  • 展覽地點: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 ISBN 957-8899-30-0
主辦單位: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吳正雄經由視覺藝術的途徑,擷取皮膚病變的局部凝視,以客觀的、削減激情的視角呈現數十幅以攝影與圖像描寫的皮膚病變,並藉由現場無菌的、安全的、被裝置化的展覽場域,引領觀者釋放因閱讀過量的身體病痛而產生撼動感,跳脫觀者對於皮膚過往經驗的情緒性反應與恐懼。
 
皮膚的自然反應,經常是身體生理狀態的誠實指標,而身上的小傷疤、瘀青等變化,正輕微的標示著人們生命的多方成長經驗。但是,如今過度追求潔淨、美化、修飾的身體膚層,正顯現文明帶來與自然背道而馳的進化感,已經改變人類凝視皮層的單純社交目的。如同吳正雄在展場中以福馬林混雜胭脂香水的味道、被標示的皮膚病變的範本、過度被修飾的女體模特兒、虛空懸吊的男體皮層、診療台上手術刀與美容用品錯置元素,皆赤裸地暗示著作者揶揄文明的背離情境。
 
在「皮膚科」的創作過程中,作者以仿病理分類的方法,對於皮膚進行微觀、放大、反覆關照的意涵,就如同作者將個人對於當代處境的深厚感知,轉化為冷調的敘述文體,對於人文發展進行嚴苛的體察。同時將身體外顯、流動、附著於皮膚表層的現象,經由作者擷取顯影下的病徵與描繪轉化病徵的抽象化對照圖像,視為皮膚症狀自行言說與產生對話的能量。這直接穿透身體表層產生的意識流,令作品有別於多數當代美學的激情語彙,回歸於作者對應生命的關照內涵,其中或可藉由當代哲學德希達處理言說與書寫互為存證的關係,討論作者在創造視覺註記的過程中,所避免的形式語義矛盾與鋪陳言說的可能性。
 
「皮膚科」以人類最直接外顯的註記,在意旨上包含私密與裸露的註記意涵,亦如同經由皮膚轉換身體內在經驗的坦承,在重新晃動身體對於當代處境的慣性與冷感的同時,揭示身體原始的感知處境,進而撩撥人類內在騷動不安的多元意涵,以觸探人類進行社交行為所產生的種種迷思。在這充滿不確定性年代,作者選擇以「皮膚科」-呈現藝術存有的處境,直指人類的終極困境。
 
出版品 :吳正雄個展 : 皮膚科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A Solo Exhibition by Wu Cheng-hsiung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