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 Endowment Of Art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

  • 展覽時間:2006年02月18日至04月02日
  • 展覽地點:關渡美術館
本展覽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劃性展覽獎助計畫」
贊助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化贊助:廣達文教基金會
器材贊助: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暨媒體贊助: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關渡美術館
哲學顧問:何乏筆、龔卓軍、楊凱麟
展覽策劃:黃海鳴、王品驊
藝術家:
方偉文 王雅慧 王德瑜 林俊吉 紀嘉華 崔廣宇 陳宗琛
陳愷璜 陶亞倫 黃宏德 葉世強 楊元太 劉中興 謝明達
顧世勇 龔義昭


「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邀請了國內十六位不同世代、不同藝術媒介、不同藝術語彙脈絡的創作者共同展出。這個展覽也同時體現另一項創舉,是由國內的哲學研究者和藝術研究者共同參與、以當代藝術創作處境和作品研究為對話起點的策劃性研究展。
 
由策展人黃海鳴、王品驊,以及哲學研究者何乏筆、龔卓軍、楊凱麟等,共組策展團隊所共同策劃的這個展覽,雖然從研究立場出發,並藉此成為與國際對話的起點,然而在展覽和座談會中,更強調探討語言的開放性與感受交流的特質。
 
策展論述-展覽之前
文/王品驊
高速訊息網絡中,「身體/無身體—主體/去主體」的碎形流體,如何在複數的他我之間、在「空場」的主體空缺之間交互「成形」?
 「展覽」提供一種機會,觀者直接面對作品,藉由「作品」,一個想像中的作者浮現腦際,但更重要的是觀者面對作品,「可感知的」的條件是什麼?展覽的意義或價值,就在這掠眼而過的瞬間,形成,也同時不久後消失。一個展覽事件的意義何在?在這個充滿複製性影像經驗、數位虛構事物的生活時代中,藝術作品如何表達?觀者如何看?藝術家的「自我」如何說話?藝術「主體」如何浮現?藝術的「身體」形象為何?藝術是否提供了「他人」形象浮現的基礎?藝術與人的關係何在?這些已成為釐清當代藝術可能性的一系列概念提問。
 以「空場」作為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開展新對話的積極場域,作為一個開放種種差異能量湧動的狀態,作為諸力流動及感知相應的「當下現場」,它促進一種即將界臨、即將發生、對於無法命名、不可想像事物的想像。
 規劃之初,即嘗試與近幾年來的傅柯研究有所呼應,尤其是何乏筆、龔卓軍、楊凱麟三位學者所推動的研究計劃(此計劃包含「生命技藝或主體詮釋—傅柯《主體詮釋學》研讀會」、「晚期傅柯與傅柯之後︰跨文化視野下的主體問題與自我技術」研討會、法國傅柯專家費德希克∙格霍《傅柯考》一書的翻譯等)。我們以相互對話為起點策劃了這個主題展,將成為以體察台灣藝術發展歷程中的藝術主體形象為核心的展覽。
 然而,這個藝術主體探索,將有別於台灣90年代以「台灣主體意識」作為一文化的集體意識凝聚對象的階段。一個展覽必然的有限性,使得這個展覽僅能以主體性的脈絡,作為此項嘗試的起點,因而為回應傅柯援引古希臘與當代並置的手法。這個展覽也從生活於台灣戰後藝術現況中的藝術家個案進入,探索在西方現代思潮影響下,所呈顯於藝術現象中的現代思維與當代處境的對話,以及藉由作品實踐所刻劃的主體變奏痕跡。
 在這些體現了藝術家最直接的行動文件、繪畫筆觸、雕塑性語彙、複合媒體裝置、新媒體影像等等的不同藝術語繪脈絡,我們能否藉此探討台灣藝術家不同的主體特徵,藉此看出主體透過藝術創作,所呈現的「自主性」抉擇?
 西方現代藝術發展,從20世紀初,藉由達達主義、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的獨樹個人標幟,突顯出藝術家個人原創性之風格化的時代特徵。60年代觀念藝術、行動藝術、裝置藝術、環境藝術等形式的浮現,藝術不僅走向社會,藝術家的「身體」成為表達的媒介,藝術家藉助被社會權力、符碼所銘刻的「身體」,進行自主性的自我定義以及與社會的抗衡。80年代後現代思潮以來的解構理論、精神分析、性別意識、後殖民論述等影響下,藝術家的「身體」形象或性別,逐步的解構、瓦解為社會性意涵的建構;在整個消費社會符碼化的全盤操作下,藝術家的「自我」或「主體」的獨立性,也受到挑戰或解消。90年代,影像複製技術大量運用的數位網絡社會,更徹底的在此文化基礎上,使得「肖像」、「身體」形象成為扁平、去真實化的影像。藝術表現中「身體」或「主體」原本穩固的在場力量,至此已全然轉向,在影像瞬間流動變異的發光薄膜間,成為一種不再強調主體性,而「去主體」的「無器官身體」般顯現。
 「身體」的概念在現代藝術的自我形象基礎上萌生、並擴充出更強調總體知覺的意涵,藝術當下的知覺經驗,逐漸取代藝術原創性的強調,而延展出在展覽現場中開放觀者參與的「互為主體」模式。藝術的「意識主體」、「身體主體」這兩個概念,在現代以迄當代的發展中,成為不斷交互辨證、彼此演繹的關係。在當代這個「後身體」的時空,再次基於生活時代的網絡平台所提供的無限選擇性,是否意味著某種「新主體論述」到來的契機?而此提問,也就成為與當代哲學接壤、共同溯尋當代思潮發展趨向的必要前提。
 如同哲學與藝術的共同發現,在涉及「自我」與「他者」、「主體」與「去主體」、「域內」與「域外」的種種雙重性之間,當代人處於一種複雜的自我認知處境中,「自我」之中包含「他者」,「主體化」同時指「主體」與「去主體」。因此,作爲「自我對自我的工作」的「工夫實踐」,也就在此一系列的概念推衍中,成為研究晚期傅柯主體概念的一個新起點。同時,此起點也成為貼近當代藝術現況,提供了藝術研究者對於藝術主體進行觀察的切入點。當代藝術的發展,如何在同樣的思潮背景下,藉由藝術作品的體現,浮現出觀者可想像的藝術主體,如何讓觀者對藝術家的存在處境與特殊生命技藝有所掌握。
 如同對於當代主體的狀態描繪,1961年當代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在提到對於精神分析學者拉崗的理解時,他說拉崗的理念所關注的狀態是─「主體」是空的位置,並且此位置始終在流動中,是我們無法掌握的。「空場」一方面即在此當代法國思潮中,回應了多位關注「主體」與「去主體」狀態的哲學家所共有的思維趨向,而構成此新主體論述的討論起點。一方面,也回應了90年代以後,台灣藝術之中已然浮現於個別藝術家或策展思維的諸種游牧與離散形象的藝術走向。
 在此,「空場」並非「新」,而是對於那早已總是潛在之種種能量領土的未來發現。
 
 
出版品 :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 Empty fields:a dialogue between contemporary art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SBN 978-957-8899-46-9
 
相關出版品 :空場II-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
發行單位:國立台灣美術館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95年7月
ISBN 986-00-5504-1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