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 Endowment Of Art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就在藝術:沿途。不知道 陳慶銘個展



展期 Date|2025 / 08 / 02 (六) Sat.  – 2025 / 09 / 06 (六) Sat.
開幕 Opening|2025 / 08 / 02 (六) Sat. 2 pm
表演 Performance|2025 / 08 / 02 (六) Sat. 2.30 pm (ft.劉芳一)
座談 Artist Talk|2025 / 08 / 30 (六) Sat. 2-4 pm
 與談人 Panelist|沈裕融 Shen Yu-Rung 華梵大學 攝影與VR設計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地點 Venue|就在藝術空間(10658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 147 巷 45 弄 2號一樓)




就在藝術空間將於8月首度與藝術家陳慶銘合作個展《沿途。不知道》,延續其一貫對自然、文化與材料的敏銳觀察,將水墨、油彩、陶藝與釀酒實驗交織發展的成果,形塑成一條持續發展的的創作路程。此次展出作品多源自近年駐村與登山踏青的經驗,透過感官觀察與材料實踐,重新梳理他與環境、文化之間的關係。

展覽將於8月2日(六)14:00 正式開幕,當天下午 14:30 也將舉辦一場聲響表演,邀請聲音藝術家劉芳一合作演出,將酒精發酵過程中的聲音放大,轉化為聲音表演與裝置的一部分,讓觀者不只是觀看,更能「聽見」時間與生命在作品中醞釀。

此外,8月30日(六)14:00–16:00,藝術家將與沈裕融(華梵大學攝影與 VR 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進行一場創作對談,分享其創作歷程與此次展覽的發展。活動當日亦將開放觀眾試飲藝術家釀製的酒,邀請大家以感官參與,一同踏上這段仍在發酵、持續變化的旅程。
 

展覽簡介

藝術家陳慶銘的創作橫跨水墨、油畫、陶藝與釀酒實驗。他擅長從材料出發展開探索:在繪畫中,以筆觸模擬高山斷面的皺褶;在陶藝中,實驗釉色的滴流與化學變化;在釀造過程中,則以不同澱粉食材實驗酒的風味。這些創作手法無不依賴時間、環境與比例的調和,也都包含了不可預測的變因與等待的過程。

2024年底,陳慶銘駐村於屏東舊大社部落,從排灣族石板屋的堆疊邏輯汲取靈感,發展出融合地質層理的筆觸與結構,回應他對山地文化的觀察。另一方面,日常登山所見的植物形態則延展了他對造型的理解,這些山林經驗轉化為創作中的節奏與構成,也成為作品內在的呼吸。

展覽中的另一條創作路徑,圍繞藝術家長年進行的釀酒實驗。使用如小米、芋頭、地瓜等日常澱粉釀造,這些食材同時也是臺灣不同族群共享的記憶。作品中,藝術家特製的陶器容器設有類似人體內臟造型的排氣閥,在發酵過程中緩慢吐氣,彷彿器皿在「呼吸」,吟唱著釀造與生命活動的節奏。這些過程中的發酵聲響被錄製並放大,更進一步延伸為聲音表演與裝置的一部分,讓觀者得以「聽見」時間與物質的發酵轉變為獨特風味。

《沿途。不知道》是一段創作旅程的階段性記錄,藝術家並未為展覽設定明確的終點,而是試圖在模糊的感知中,捕捉那些不經意出現的節點、路標與轉折。觀者在作品間穿行時,或許也會與自己的某段「沿途」重疊交會。


藝術家介紹

陳慶銘 Chen Ching-Ming 

台灣人,藝術工作者,也是陶藝品牌已知用火的經營者,工作室位於高雄鹽埕區,從事繪畫及陶瓷創作,作品涉及生活陶工藝、繪畫、雕塑、裝置等。

用緩慢如泥的速度,紀錄各種生活遇到的片段與殘骸。
近期因為愛上登山活動,喜歡從山中找尋靈感及思考一些土地、島嶼的問題。

他曾於2024年駐村於屏東「斜坡上的藝術村」,並於2017年前往中國蘇州的甪直古鎮進行駐村創作。亦獲得多項藝術獎助肯定,包括2019年「第十三屆龍顏藝術創作獎」,以及2012年「玉山20畫家畫玉山」學生組首獎。

近期展覽包括:「波啵波啵 fermenting」個展,正白#ffffff,高雄(2024)、「啟程。沿途」個展,十方藝術空間,台北(2024)、「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聯展,耳畫廊,台北(2024)、「cemikel 回返:kacalisian藝術駐村聯展」聯展,斜坡上的藝術村,屏東(2024)、「如果可以回去 那就把 ____ 帶回來」聯展,曬書店,台南(2024)、「彼多的目光—物件修補創作計畫」聯展,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高雄(2024)、「芔淼众焱磊 Initial Atmosphere-陳慶銘個展」,靜慮藝術,台北(2023)、「水土不服 Unruly Clay 2.0」聯展,伊日後樂園 BACK_Y,台北(2023)、「我們在此相遇」聯展,嘉義美術館,嘉義(2023)。